持续推进拒收现金整治工作,有效提升支付便利性
现金服务是最基础的金融服务,在满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需要、服务实体经济、维护金融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。
随着电子支付的发展,现金收付环境发生重大变化,拒收现金现象时有发生。为此,人民银行自2023年10月开展为期半年的拒收现金专项整治工作。
开展整治拒收现金工作,主要目的是维护人民币法定地位,保证现金顺畅使用的基本要求;是维护公众的合法权益,满足公众特别是老年人等群体对现金的需求;保障多元化支付方式的和谐发展,满足不同市场主体的支付需求。
一、部分经营主体收取现金意愿持续下降
自2023年10月起,人民银行开展为期半年的拒收现金专项整治工作,会同会商机制成员单位,组织商业银行,扎实推进专项整治工作。
从拒收现金行程处罚案例看,发生拒收现金行为主要有两个原因:一是经营主体依法合规经营意识淡薄,缺乏对员工开展现金收付的法律规范及业务培训。二是经营主体以成本控制、风险防控为由排斥或拒绝现金支付。拒收现金行为难以完全杜绝,当前还出现一些新情况。
第一,线下场景与移动支付捆绑。越来越多的线下经营主体采取线上预约、扫码点餐等服务模式,客观上使得现金使用场景大幅减少,甚至导致一些场景不再提供线下服务,造成现金使用难。
第二,部分经营主体收取现金的意愿下降。尤其是消费群体偏向年轻人、现金交易占比较低的经营主体,维持现金收付服务的意愿下降,不愿增加在准备零钱、配备钱箱、培训收银员、前往商业银行存取现金等方面的支出。
第三,部分商业银行现金服务不足。出于节约成本等考虑,减少现金办理窗口、ATM机具数量,零钞兑换、残币回收等现金服务水平有所下降,无法充分满足客户特别是小微经营主体的现金需求,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部分经营主体收现意愿。
由于部分经营主体收现意愿下降具有长期性特征,整治拒收现金工作将持之以恒、深入开展。
二、老年人现金类业务办理需求较大
据抽样调查,现金使用以农村地区和老年人(65岁以上)为主。特别是县域老年人对现金依赖较强。从柜台现金业务数据量分析,老年人现金类业务办理需求较大。
为提高老年人等群体现金存取业务便利化水平,人民银行组织商业银行开展了三项工作。具体来看:
一是充分了解老年客户办理现金业务的问题和诉求,针对养老金发放等特殊时点、中小面额人民币等特殊需求,做好预判和准备,提高现金服务前瞻性。
二是针对集中存取等情形,组织做好业务咨询解释、分类引导办理等工作,提高现金业务办理效率。
三是为老年人提供现金业务优先窗口、绿色通道,为行动不便老年人提供特色现金服务,提高现金服务的温度。
三、切实提升境外来华人员支付服务水平
除了提高老年人等群体的现金存取业务便利化水平,人民银行也高度重视提升境外来华人员支付服务水平。
人民银行会同外汇局建立专项工作机制,制定具体工作方案,印发《关于提升境外来华人员支付服务水平的指导意见》。针对移动通信、餐饮住宿、公园景区、交通运输及外籍来华人士聚集地区的批发零售、文化体育场所、货币兑换点等涉外场景现金使用便捷情况开展摸底排查。持续推进现钞使用、外卡受理、移动支付、账户服务、宣传推广等各项工作任务,切实提升境外来华人员支付服务水平。
四、持续开展整治拒收现金工作
人民银行采取了多项措施,建立长效机制,打造良好现金流通环境。
第一,做好现金供应保障。疏通残损人民币回笼渠道,深入开展反假货币工作,确保人民币券别合理、票面整洁、持有者放心。
第二,不断提升商业银行现金服务水平。下发文件要求不得随意不办、停办现金存取,并开展清理摸排工作,恢复过程整体平稳,相关问题得到有效疏解。组织商业银行保持现金服务窗口、自助现金机具合理规模,督促做好零钞兑换、残损币回收等现金服务。组织完善应急机制,提高自然灾害、疫情防控等情况下的现金服务应对能力。依托商业银行网点建立网格化工作机制,组织商业银行走出网点,开展宣传,摸排商户现金收付情况,有针对性提供上门现金服务。
第三,推动现金顺畅使用。持续开展整治拒收现金工作。印发现金收付指引,提出各类场景下现金收付的指导性意见。会同多个部委建立整治拒收现金会商机制,研究和推动解决重大问题。下一步,人民银行还将继续巩固相关工作机制,并结合新形势、新情况不断调整,持续优化现金流通环境。
来源:整理自网络
【免责声明】
付费通对分享的内容、陈述、观点判断保持中立,不对所包含内容的真实可靠性或完善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,仅供读者参考。
【版权声明】
本文资料搜集于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仅供学习参考之用,禁止用于商业用途,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他问题,请在30日内联系删除。